小黄人的秋天

微信公众号:植物神经紊乱大讲堂

任何人都可能有心律失常 解读类型很关键 !

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,不仅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,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心律失常,轻者可毫无症状,或仅有心悸不适,重者则可能发生猝死。



心律失常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,青年人出现的多是心动过速、早搏;而中老年人会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。儿童发病相对较少。心律失常种类很多,那么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呢?



窦性心动过速:指窦性心律,但心率>100/分,心脏长时间搏动过快。常见于运动、情绪激动、发烧、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心力衰竭等情况。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也可以引起心动过速。


窦性心动过缓:指窦性心律,但心脏搏动过慢,心率<60/分。可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,另外也发生在颅内压增高以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。


早搏(房性或室性早搏):心脏的搏动提早出现,并且电信号不是窦房结发出时就称为早搏(期前收缩)。正常人可以出现早搏,往往与精神紧张、消化不良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有关。当然,早搏也可以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、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等情况出现。


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:简称室上速,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。多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,在老年人中女性多于男性。


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:简称室速,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,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脏性猝死。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,也可以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、药物中毒和心脏手术中,极少数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。


房扑和房颤: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,经常伴有窦房结功能减退的表现。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,例如心力衰竭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心肌病等患者身上。


室扑和室颤: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,多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到了晚期的表现。



治疗👈



因为正常人亦可出现心律失常,所以并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。例如早搏,大多数没有危险,若患者无明显症状,则无须积极治疗。剧烈运动、喝浓茶、咖啡,情绪激动等引起生理性心动过速亦无须治疗。心律失常类型众多,预后不一,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方案须听专科医生指导。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。



一、药物治疗
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分为几大类,针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选择治疗药物。由于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可致心律失常,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,对于老年患者,最好有家属提醒服药剂量和时间。


二、射频消融
多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。可采用外科手术和内科介入手术两种方式进行。它属于一种微创手术,只需穿刺大腿根部或头颈部血管,经血管用导管将电极送至心脏特定部位,利用电极将射频电流灼烧心律失常关键部位,便可阻断异常心肌传导通路,以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。


三、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或心脏起搏器
两者手术均为通过胸部皮下埋入仪器,并将电极连线通过胸腔上部静脉插入心脏。但两者适应证不同。前者多用于某些室性心律失常患者,后者应用更广,包括缓慢型心律失常以及一些快速型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,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、颈动脉窦性晕厥、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等。


四、除颤器治疗
“除颤”,大家恐怕都不感到陌生。生活中随处可见,例如影视作品中医生在抢救心脏骤停病人时常会用到这种方法。它主要用于房扑、房颤、室性心动过速、室扑、室颤。


心律失常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不同病人有不同的病因,因此治疗方法不同。治疗前要根据详细的病史、体检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。


  更多知识可关注微信公众号:植物神经紊乱大讲堂


评论